首页 > 民间传说 > 吕禄的生平简介 吕禄是什么结局?

吕禄的生平简介 吕禄是什么结局?

浏览: 作者:佚名
  自从秦始皇实行皇帝制度以来,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就是吕雉,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。可不论吕雉活着的时候有多么威风,她死以后,吕氏还不是全族被灭,竟无一生还!在诸吕之乱中,使得吕氏一族遭受灭顶之灾的就是吕雉生前最疼爱的侄子吕禄,吕雉二哥吕释之之子。
  吕雉临终前任命吕禄为上将军,给吕禄统领北军的军权,给另一侄子吕产统领南军的军权。吕雉对吕禄千叮咛万嘱咐,她说自己死后大臣必然乘机向吕氏发难,让吕禄一定要牢牢握住军权。另外,吕雉还叮嘱吕禄,她死之后不准他们离开宫廷为她送葬,以免被人所制。交代完这一切,吕雉最后留下了一道遗诏,特封吕产为相国、吕禄之女为汉少帝皇后。
  不得不说,吕雉一生弄权,她十分清楚那群老奸巨猾的朝臣以及刘氏宗族有多恨吕氏,她一死,他们这些人不趁机发难才怪了,为了应对这一切,吕雉做了一番堪称完美的部署,只要吕禄、吕产按照她的话去做,吕氏绝对不会落得全族被灭的下场。可是,人心多变,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十分肯定地说自己能看透所有人的心思呢?
  吕雉将吕氏全族的希望放在了吕禄和吕产身上,她明知道这二人其实并没有多精明的政治头脑,可是放眼朝中她实在是无人能托付,所以最后她也只能孤注一掷。
  在政治面前略显稚嫩的吕禄和西汉开国功臣陈平、周勃比起来,谁的胜算更大可想而知,一开始形势是有利于吕氏的,因为吕氏手中握有军权,而时任太尉的周勃并无军权。为了从吕氏手中夺得统领禁军的军权,周勃出了一个不地道的主意,那就是绑架同是开国功臣的郦商,威胁郦商之子郦寄欺骗吕禄。郦商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,在功臣榜上排行第六,仅次于刘邦连襟樊哙,这样一位元老级别的人物有一天竟然被人劫持,劫持他的人还是他的同袍,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。
  郦寄和吕禄是挚友,但郦商却是郦寄的老爹,在朋友和父亲当中,郦寄选择了父亲。最后,郦寄按照周勃提前为他编好的说辞,哄骗没有政治头脑的吕禄,他对吕禄说:“高祖与吕后曾经一起打下了这片天下,当时高祖封了九个刘氏为诸侯王,三个吕氏为诸侯王,朝臣们都没有反对的。现在高祖与吕后都死了,皇帝年幼,你手握军权又不去封地,必然会受到朝廷的猜忌,你何不把军权交出来,这样朝廷必然会让你安然到封地去,你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做你的国家的王了。”
  郦寄的这段话,其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,但吕禄相信郦寄不会骗他,所以认真思考了郦寄的建议,还把郦寄的建议告诉吕产和吕氏长辈,让大家一起商量。
  结果还没商量出来,吕禄就已经被郦寄哄骗出门游玩去了,他们在半路遇到了吕雉的妹妹吕媭,吕媭一看到吕禄在如此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还有心情玩乐,当即就大怒道:“吕氏完了!”吕媭把家中财宝拿出来扔到地上,对吕禄说:“这些东西都会是别人的了!”
  吕媭应该是当时吕氏一族头脑最清醒的,她的预言最后全部成真,吕禄交出军权以后,吕氏一族就被周勃以及刘氏宗族消灭了。
  自从秦始皇实行皇帝制度以来,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就是吕雉,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。可不论吕雉活着的时候有多么威风,她死以后,吕氏还不是全族被灭,竟无一生还!在诸吕之乱中,使得吕氏一族遭受灭顶之灾的就是吕雉生前最疼爱的侄子吕禄,吕雉二哥吕释之之子。
  吕雉临终前任命吕禄为上将军,给吕禄统领北军的军权,给另一侄子吕产统领南军的军权。吕雉对吕禄千叮咛万嘱咐,她说自己死后大臣必然乘机向吕氏发难,让吕禄一定要牢牢握住军权。另外,吕雉还叮嘱吕禄,她死之后不准他们离开宫廷为她送葬,以免被人所制。交代完这一切,吕雉最后留下了一道遗诏,特封吕产为相国、吕禄之女为汉少帝皇后。
  不得不说,吕雉一生弄权,她十分清楚那群老奸巨猾的朝臣以及刘氏宗族有多恨吕氏,她一死,他们这些人不趁机发难才怪了,为了应对这一切,吕雉做了一番堪称完美的部署,只要吕禄、吕产按照她的话去做,吕氏绝对不会落得全族被灭的下场。可是,人心多变,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十分肯定地说自己能看透所有人的心思呢?
  吕雉将吕氏全族的希望放在了吕禄和吕产身上,她明知道这二人其实并没有多精明的政治头脑,可是放眼朝中她实在是无人能托付,所以最后她也只能孤注一掷。
  在政治面前略显稚嫩的吕禄和西汉开国功臣陈平、周勃比起来,谁的胜算更大可想而知,一开始形势是有利于吕氏的,因为吕氏手中握有军权,而时任太尉的周勃并无军权。为了从吕氏手中夺得统领禁军的军权,周勃出了一个不地道的主意,那就是绑架同是开国功臣的郦商,威胁郦商之子郦寄欺骗吕禄。郦商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,在功臣榜上排行第六,仅次于刘邦连襟樊哙,这样一位元老级别的人物有一天竟然被人劫持,劫持他的人还是他的同袍,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。
  郦寄和吕禄是挚友,但郦商却是郦寄的老爹,在朋友和父亲当中,郦寄选择了父亲。最后,郦寄按照周勃提前为他编好的说辞,哄骗没有政治头脑的吕禄,他对吕禄说:“高祖与吕后曾经一起打下了这片天下,当时高祖封了九个刘氏为诸侯王,三个吕氏为诸侯王,朝臣们都没有反对的。现在高祖与吕后都死了,皇帝年幼,你手握军权又不去封地,必然会受到朝廷的猜忌,你何不把军权交出来,这样朝廷必然会让你安然到封地去,你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做你的国家的王了。”
  郦寄的这段话,其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,但吕禄相信郦寄不会骗他,所以认真思考了郦寄的建议,还把郦寄的建议告诉吕产和吕氏长辈,让大家一起商量。
  结果还没商量出来,吕禄就已经被郦寄哄骗出门游玩去了,他们在半路遇到了吕雉的妹妹吕媭,吕媭一看到吕禄在如此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还有心情玩乐,当即就大怒道:“吕氏完了!”吕媭把家中财宝拿出来扔到地上,对吕禄说:“这些东西都会是别人的了!”
  吕媭应该是当时吕氏一族头脑最清醒的,她的预言最后全部成真,吕禄交出军权以后,吕氏一族就被周勃以及刘氏宗族消灭了。
  西汉汉昭帝刘弗陵于公元前74年6月5日崩于未央宫,由于汉昭帝无子,执政的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。可惜的是,刘贺好色贪酒,荒废国政,仅仅在位27天就因淫乱而被废黜,史称汉废帝,原属于刘贺的二百多位臣僚皆被处死或下狱,只有两个人逃过一劫,那就是王吉与郎中令龚遂。
  为什么只有这两个人幸免于难呢?相信不止我有这样的疑问。在刘贺还是昌邑国的诸侯王时,王吉与龚遂皆为其臣僚,他们俩有个共同点,那就是时不时向刘贺劝谏。原来刘贺不是在当了皇帝以后才变得荒淫无道的,他是昌邑王时就已经是这副德行了,王吉和龚遂多次劝谏刘贺,希望他能勤于国政,爱护百姓,对于这些逆耳的忠言,刘贺是半句也听不进去,所以才酿成了继位皇帝27天就被废的尴尬结局。
  王吉可不管刘贺到底是昌邑王还是西汉皇帝,总之只要被他看到了国家的百姓们过得不好,主君的言行无德,那他就要劝谏,这是他为人臣子的本分。所以刘贺继位以后,王吉依然向刘贺劝谏数次,刘贺不听。对于王吉劝谏刘贺的事,同为朝臣的霍光以及其他人都一清二楚,他们想的是,这刘贺连自己人的话都不听,难道肯听他们的吗?所以他们就没向王吉一样,去拔老虎的毛。
  刘贺被废以后,霍光迎立汉武帝之孙刘询为帝,是为汉宣帝。宣帝继位对于刘贺政治集团来说并不是好消息,哪个人肯心甘情愿放手皇位,刘贺以及刘贺的臣僚们与刘询之间定然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政权争夺,最终才确定了这大汉真正的主人是刘询。
  我们知道,历史上的刘询并没有杀掉刘贺,只是废了刘贺的皇位,把刘贺送回了昌邑国,给他封了一个海昏侯的爵位,让刘贺衣食无忧的过完下半生。可是,为了防止刘贺作乱,刘询只能拔掉刘贺的爪牙,所以刘询继位以后才会找尽理由诛杀刘贺的属臣。王吉、龚遂则因为在刘贺为君时数次劝谏,幸免于难。
  王吉在汉宣帝时期担任朝中博士谏大夫一职,和侍奉刘贺时一样,王吉还是有什么说什么,不怕得罪人。当时皇室奢侈糜费、任人唯亲的现象很严重,于是王吉就进谏宣帝,希望宣帝能提倡节俭之风并从自己做起,考核官员要看实际能力而不是亲疏关系等等,可宣帝最终并没有采纳王吉的谏言。宣帝认为王吉迂腐,不再信任和器重王吉,王吉便主动托病请辞,回归乡里,过平凡的生活。
  王吉为官清廉,讲一件他家中发生的故事吧,你就知道了。那时王吉住在京城长安,他的邻居院子里有一颗枣树,枣树长得很茂盛,枝叶都伸到王吉家院子里了。有一天,王吉的妻子看见那伸进自家院子的枣树枝上结了大大的鲜枣,抬起手就摘了几个,还拿给王吉吃了。事后,王吉也不知怎么就知道这些枣子是邻居家枣树上结的,他很生气,当即就赶走了“偷盗”的妻子。
  王吉的邻居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,他们没想到自家的枣树竟害得王吉与妻子分手,心里十分过意不去,于是就劝王吉把妻子找回来,否则他们就把枣树砍掉。在邻居的再三劝说下,王吉才把妻子找回来。这件事在民间传开了,百姓们当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东家有树,王阳妇去,东家枣完,去妇复还”,说的就是王吉因枣休妻的故事,体现的却是王吉为人正直,为官清廉不仗势欺人的品质。
  百年后,王吉的后人还出了一位“卧冰求鲤”的二十四孝子王祥呢!看来,王吉的好品格后继有人了!
  李光地,清康熙年间大臣,历任翰林编修、吏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等职。他因为曾经协助朝廷平定“三藩之乱”、“统一台湾”,深受康熙帝重视。
  康熙九年,李光地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,被选为庶常馆庶吉士,后又任翰林院编修。此前一直不温不火,一直到他南下福建省亲后,突然入了康熙的眼。
  因为他请假的时候,正好遇到吴三桂叛乱,而他给朝廷带来了重要的情报,为镇压叛乱立下大功,此后一飞冲天。
  很多人都记得他在三藩之乱的表现,而他也因此富贵,此后受到重用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他的富贵是出卖朋友得来。
  这事儿还得从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谋反说起。康熙十二年,因为朝廷下令撤三藩,吴三桂在云南起兵。第二年的三月,耿精忠也在福州宣布反抗清朝。
  耿精忠手下大多都是将士,想要创建一个自己的政治班子,所以就在福州各地大肆收揽名臣。一是借名臣让自己名声好听点,二是让自己的班底看起来像那么一点样。
  李光地十二年的回福建省亲,被耿精忠强行接到了福州驿所。当时另有一人与李光地同科进士,又同为翰林院编修,也请假回福州省亲,最后与李光地一同被耿精忠强留。此人就是陈梦雷。
  耿精忠谋反后,遍罗名士,强授官职,胁迫士人同反。陈梦雷得知消息后,遁入山中寺庙。可惜后来因为老父亲被耿精忠威胁,所以最后陈梦雷迫不得已出山入了耿精忠帐下,被强授了个“学士”的职位。
  李光地和陈梦雷在耿精忠处看到彼此,都很吃惊,立马联合起来。据陈梦雷说,他和李光地相约,他留在耿精忠部“离散逆党,探听消息”,“藉光地在外,从山路通信军前”。
  后来李光地以“父疾”请假归家,迅速密奏朝廷,清军派兵前来镇压。李光地因为立了大功,此后青云直上,受到康熙赏识。而陈梦雷,结局却与李光地天差地别。
  三藩之乱被镇压后,陈梦雷因为任耿精忠部“学士”职位,而被论为耿精忠附逆,打入大牢,秋后问斩。
  陈梦雷坚持称自己之前与李光地已经说好了,连李光地那份情报满满的奏疏也是由他主拟。而李光地“挨延半载,始肯遣人。则尽易臣疏,削去臣名”,自己委实冤枉。
  入狱之后,陈梦雷多次书信李光地,请求他为自己作证。李光地回京之后,的确曾为陈梦雷“代具一疏”,但是对陈梦雷留在福州“离散逆党,密图内应及同谋请兵之事,一语不及。”
  陈梦雷得知这样一个结果,对李光地大为怨恨,在狱中写《绝交书》。
  李光地断然拒绝陈梦雷指责,又上书康熙帝,言:“臣上蜡丸书是他定的稿,实实无此事。”陈梦雷如今所作所为,是受到大臣指使。
  到底陈梦雷说的对,还是李光地说的对,成为历史公案。此案过后两人结局天翻地覆,李光地成康熙宠臣,而陈梦雷则险险保住一命。到底谁错谁对,实在难判。个人比较相信陈梦雷,
  不过这只是个人观点。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-1
站长联系:vipyouxiang@126.com
注: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,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,请通知本站,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