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偏方大全 > 针刺承泣、太冲治疗面神经麻痹溢泪症临床观察

针刺承泣、太冲治疗面神经麻痹溢泪症临床观察

浏览: 作者:佚名

青岛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仝乐,刘波,仝春梅
关键词 针刺;承泣;太冲;面神经麻痹;溢泪症
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门诊常见病,患者除口角歪 斜、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外,常常伴发患侧眼流泪频 作。流泪症状一般遇风加剧,泪液长时间积聚易引发 眼部湿疹,此外患者频繁擦拭眼泪,一方面容易引发 眼部感染,另一方面也可引起下睑外翻,加重溢泪。 溢泪症状引起的眼部不适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。本人通过查阅针灸古籍及相 关文献发现,多有承泣穴治疗“迎风流泪”和“冷泪” 以及太冲穴调节眼泪代谢的研究报道,所以在临床实 践中本人采用承泣穴加太冲穴治疗面神经麻痹溢泪 症,疗效满意,现报道如下。
资料与方法
1 临床资料
50 例面神经麻痹溢泪症患者均为 2014 年 8 月— 2015 年 8 月的针灸门诊患者,其中男 20 例,女 30 例; 左侧 22 例,右侧 28 例;年龄 17 ~ 65 岁;病程最短 1 ~ 50d。
2 治疗方法
主穴:患侧攒竹、丝竹空、阳白、颧髎、太阳、地 仓、颊车、下关、翳风,牵正、双侧合谷,随证加减:鼻 唇沟浅取迎香,鼻中沟歪斜取口禾髎,颏唇沟歪斜 取夹承浆,恢复期加足三里。方法:局部常规消毒 后,承泣穴用 0.2mm×25mm 一次性针灸针,余穴用 0.3mm×25mm 一次性针灸针,面部穴位均行平补平 泻法,急性期浅刺,恢复期可稍深刺;针刺承泣穴时, 医生左手固定眼球,针尖从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垂直缓 慢进针 0.5 ~ 1.0 寸,不捻转提插,患者有胀麻感即可。 太冲穴行泻法,余穴位平补平泻,留针 30min 后出针。 承泣穴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1min,以防出 血,如有出血加按 3min,以防血肿形成。针刺治疗每 日 1 次,10 次为 1 个疗程,3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。
疗效观察
1 疗效标准
治愈:流泪终止;好转:流泪减少或只在迎风时轻 度流泪;无效:3 个疗程后流泪症状无改善。
2 治疗结果
治疗 50 例中,治愈 41 例,占 82.00%;好转 8 例, 占 16.00%;无效 1 例,占 2.00%;有效率 98.00%。多 数患者 2 个疗程内痊愈。
讨  论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面神经麻痹溢泪症与多种因 素有关,首先泪腺神经除受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支 配外.泪腺神经内亦有面神经蝶腭节来的分泌纤维 [1] , 面神经的炎症性损伤可影响泪腺的分泌,其次面神经 麻痹后其支配的眼轮匝肌收缩无力,减小了对睑内侧 副韧带的牵引,从而使泪囊扩大受影响,减少了泪囊 吸入的泪液的量,使流泪增加。再次瞬目作用减弱, 使泪液自动循环作用减弱 [2] ,另外,下眼睑因眼轮匝肌 无力而下垂使下泪点的开口外翻,离开了泪湖,阻断 了虹吸的过程,而使泪水从眼睑溢出 [3] 。面神经麻痹 患者溢泪症状常于受冷风吹后加重,当属中医“迎风 流泪“范畴,其可能因为患者面部受冷风刺激后,面部 和眼眶周围的皮肤和肌肉发生收缩,泪道受到挤压, 泪从鼻腔排出时受到阻碍,被迫从眼角流出。
传统医学认为,劳作过度,机体正气不足,脉络空 虚,卫外不固,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面部经络,以致气 血痹阻,经筋功能失调,肌肉失于约束出现㖞癖。㖞 癖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,足太阳经筋为“目上 冈”,足阳明经筋为“目下冈”,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 阳明和足太阳经筋功能失调所致。承泣穴,位于瞳孔 直下,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,为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 经起穴,既可以调节眼睑局部经筋,又可将体内胃经 的物质营养及能源输送头面。承泣穴为眼科临床常 用穴位,多与睛明、合谷、风池等穴配伍共同治疗夜盲 症、溢泪症、近视、青光眼等眼疾 [4] 。石育才等 [5] 对 64 例面瘫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针刺承泣穴和睛明穴来 治疗面瘫溢泪症状发现,承泣穴组溢泪症状改善较睛 明穴组好,这可能因为刺激承泣穴可直接刺激眼轮匝 肌,维持瘫痪肌肉的张力,在恢复期可增加其收缩力, 因而可以更好地维持眼周的解剖结构,更快地改善症 状。孙蓉新 [6] 针灸承泣穴治疗溢泪患者 30 例,也取 得了满意疗效。吴爽 [7] 对 45 例面神经麻痹流泪症患 者采用针刺承泣透睛明治疗,发现针刺承泣透睛明治 疗面神经麻痹流泪症疗效显著。苏礼和 [8] 通过针刺 睛明、承泣等穴结合中药治疗冷泪症,也取得了较好 的临床疗效。
《灵枢·经脉》云:“足厥阴之脉属肝,络胆 连目系其支者,从目系下颊里”。足厥阴肝经“上 入颃颡,连目系”,肝开窍于目,泪为肝之液。泪液的 异常多与肝有关,如肝血不足,不能上养于目,目窍空 虚,风寒乘虚,侵入泪道;或肝经蕴热 . 复感风邪,风 热相博,上攻于目;或房劳过度,精血衰少;悲哀太过, 伤阴耗液,肝肾阳虚,水火不济,虚火上炎 . 上灼泪道; 或阴损及阳,泪液无制。太冲穴最早见于《灵枢 . 本 输》,为足厥阴肝经之输原穴,为肝之原气经过和留止 之处。针刺太冲穴既可调理肝经气机,又能祛风解表。 太冲穴位于足部一二足趾之间,刺太冲治头面,又取 “病在上,取之下”之意。肝经经气调达,表邪疏散,则 泪液疏泄有度。
本人采用承泣穴加太冲穴治疗面神经麻痹溢泪 症,有效率 98.00%,疗效满意。因此承泣穴加太冲穴 能有效改善面神经麻痹引起的溢泪症。该研究仅对 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 30d 的观察。短期疗效显著, 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。
参考文献
[1] 黄友岐 . 神经病学 [M].2 版 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4:13.
[2] 刘家琦,李风呜 . 实用眼科学 [M].2 版 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 1999:43.
[3] 余哲 . 解剖学 [M].2 版 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8:305-306.
[4] 张彬,庞荣,贾海波 .“四穴八针”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 [J]. 中 国中医眼科杂志,2010,20(6):336-337.
[5] 石育才,吴玲 .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溢泪症临床初探 [J]. 上海 针灸杂志,2003,22:38.
[6] 孙蓉新 . 针灸承泣穴治疗溢泪 30 例 [J]. 陕西中医,2006,27(3): 348.
[7] 吴爽 . 针刺承泣透睛明治疗面神经麻痹流泪 45 例 [J]. 河南中 医,2015,35(7):1674-1675.
[8] 苏礼和 . 针药结合治疗冷泪症 52 例疗效观察 [J]. 中国实用医 药,2008,3(21):90-91.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草根星空_民间偏方网京ICP备13007654号-1
站长联系:vipyouxiang@126.com
注: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,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,请通知本站,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