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民间小偏方 > 间断胃痛 赵文霞用钩藤

间断胃痛 赵文霞用钩藤

浏览: 作者:佚名 时间:2018-11-21
赵文霞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带头人,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名中医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赵文霞临床擅治肝胆脾胃疾病,选方用药特色鲜明,疗效显著,如常将用于治疗眩晕、头痛的钩藤用治脘痞、胃脘痛、胁痛诸病,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钩藤始载于《名医别录》,性甘,微寒,归肝、心包经,功能息风止痉,清热平肝,临床多用于治疗惊痫、肝经有热之头胀头痛,或肝阳上亢、头晕目眩等证。赵文霞用钩藤治疗胃脘痛、腹胀等病症,似与其主治功能不太相关,但细观其所治之脘痞、胃脘痛、胁痛等病症,多由肝气郁结而致,按照肝木脾土的生克关系,肝气不舒,易郁而化火,乘脾犯胃,出现胁痛、胀闷、反酸、纳差等症,同时,脾胃运化水谷功能的实施又有赖于肝木疏泄功能的帮助,故赵文霞治疗此类病症时常以四逆、柴胡剂为基础方疏肝理气解郁,佐以小量钩藤以抑制肝木对脾胃的太过克伐,然后再随症加减,伴嘈杂、吞酸者,加黄连、吴茱萸、煅瓦楞、乌贼骨以清热平肝,收湿止酸;兼肝郁化热,脘腹刺痛者,则加川楝子、元胡、三七粉、刀豆子以理气泻热,化瘀止痛;兼气滞、食积、纳差、口臭者,则加黄连、半夏、焦三仙、鸡内金等以消食化积,化痰清热。据刘河间“气有余便是火”理论,肝气郁结则易于化火而乘脾犯胃,钩藤性甘,微寒,用于此处,一则平肝,二则清肝热,与病机、症状均合。

然脾胃运化功能的实施又有赖肝木的条达疏泄,故对于此处之肝气郁结乘脾犯胃,只需稍加佐治而不能克伐太过,故钩藤使用只需小量,稍制肝郁之对脾胃的太过克伐即可,而不失其对脾胃运化的辅助。另据《本草汇言》记载,钩藤“同查、朴消久滞之食”,可见其确有促进肝木对脾胃的运化作用。据赵文霞经验,钩藤于此处的使用主要需掌握以下要点:1.病由肝郁而致,偏有热象者,用之最佳;2.钩藤使用剂量不宜过大,赵文霞常用3克,可谓四两拨千斤,小量见奇功;3.钩藤宜后下,久煎则效差。

典型病例

刘某某,女,68岁,2012年10月8日首诊。

患者主诉间断胃痛1月。近1月来,间断胃痛,进食后明显,打嗝,时有胃脘胀痛,无反酸,纳差,无食欲,大便干,2~3日一行,心烦,眠差,舌质淡红,苔薄腻,脉沉细。

西医诊断: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。中医诊断:胃脘痛,属肝气犯胃证。

治则:疏肝解郁,理气和胃。

处方:柴胡6克,白芍15克,枳壳10克,黄芩10克,太子参10克,半夏10克,玉竹15克,石斛15克,柿蒂30克,刀豆子30克,乌贼骨30克, 瓦楞子15克, 连翘12克, 蒲黄15克, 五灵脂15克, 炒麦芽15克, 钩藤3克, 厚朴10克, 甘松15克。

二诊:三剂后诸症俱减,守方不变,再进5剂。

三诊:胃脘胀痛基本缓解,胃纳欠佳,大便黏滞,舌质淡红,苔白腻,脉沉细。肝郁已解,胃滞湿停,腑气不畅。治以化湿行滞为主,兼以理气和胃。上药去柴胡、玉竹、石斛、连翘,加生白术15克,草果15克,半夏加至20克,继进7剂。

四诊:胃脘胀痛消失,胃纳欠佳,大便通畅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气滞湿停俱除,胃虚积滞难消,稍减行气化湿之品,酌加消食和胃药物。中药去枳壳、草果,加枳实6克,山楂15克,神曲15克,鸡内金10克,继服7剂,病告痊愈。

    打印本页    关闭窗口  
上一篇:胃脘剧痛 治方源于《统旨方》
下一篇:呃逆(反流性食管炎)治疗针灸+中 ..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民间偏方网
站长联系:vipyouxiang@126.com
注: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,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,请通知本站,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