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民间小偏方 > 陈宝贵教授对慢性胃炎治疗经验丰富

陈宝贵教授对慢性胃炎治疗经验丰富

浏览: 作者:佚名 时间:2018-11-21

  慢性胃炎,属中医的“胃痛”、“胃痞”等范畴,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犯胃、饮食伤胃、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,失其和降,胃气不通,不通则痛而发为胃痛;或中焦气机不利,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生痞满。临证时我们发现肝气犯胃致胃部不适者多见。正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说,“木郁之发……民病胃脘当心而痛”,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指出:“胃病者,腹瞋胀,胃脘当心而痛。”并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、脾有关。四逆散可疏肝健脾,调理气机,脾胃之气条畅,症消病除。

  陈宝贵教授善治脾胃病,尤其对慢性胃炎治疗经验丰富,笔者跟随陈宝贵临证,发现其治疗慢性胃炎,辨证为肝气犯胃者应用四逆散加味治疗,临床效果较好。

  基本方:柴胡10克,枳实10克,白芍10克,甘草10克,香橼10克,佛手10克,白术10克,内金10克。

  方解:方中取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,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,与柴胡合用以敛阴和阳,条达肝气,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阴伤血之弊,佐以枳实理气解郁,泄热破结,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,加强条畅气机之功,并奏升清降浊之效,与白芍相配,又能理气和血,使气血调和,使以甘草,调和诸药,益脾和中。香橼与佛手归肝、脾,既能疏理脾胃气滞,又可舒肝解郁、行气止痛,二者合用配合柴胡,枳实增强调畅之力。可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、胸闷,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、胃痛纳呆、嗳气呕恶等症。白术甘缓苦燥,功善补气健脾,扶植脾胃以消食除痞,土虚木旺,白术健脾培土抑木,正如《金匮要略》所言: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”鸡内金消食健胃,助脾胃运化,全方共奏疏肝理气、健脾和胃之功。

  典型医案

  崔某,女,66岁,2009年5月2日初诊。

  主证:胃胀痛牵及两胁,反酸,纳差,半年。患者半年前发现食道中下占位,施行手术后,出现胃胀痛,牵及两胁,反酸,纳差,大便可,自发病后,长期精神抑郁,失眠。患者现胃胀痛牵及两胁,反酸,纳少,口苦,便干,舌淡暗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:胃痛。西医诊断:食管癌术后。

  辨证为肝气犯胃,胃失和降,治以疏肝健脾,和胃止痛,佐以清心安神。

  处方:柴胡10克,白芍15克,香橼10克,佛手10克,枳壳10克,半夏10克,川连10克,沉香10克,郁金10克,吴茱萸6克,鸡内金10克,焦三仙各10克,炒白术20克,茯苓15克,炒栀子10克,炒枣仁20克。7剂,水煎服日一剂。

  二诊(5月9日):服药7剂后,诸症减轻,效不更方,继服7剂治愈。

  按:此患者之证亦属肝郁气滞犯胃型。因肿瘤患者大多数情绪抑郁,故疏肝解郁为其治则,食道亦属胃,以通为顺,疏肝和胃降逆,气机通畅,则生理功能恢复正常。陈宝贵非常重视肝疏泄功能对脾胃病的作用,他从长期临床实践中意识到,脾胃之病多从郁生,因肝而起者十之六七。肝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为用,如《素问宝命全形论》云:“土得木而达。”《医学求是》更指出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,为中气之枢纽,枢轴运动,中气得以运行,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肝气的升发调节着脾胃的升降,肝疏泄正常,则脾气能升,胃气得降,升降协调,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。肝与脾胃在病理上亦互为因果,若情志不舒,肝郁气滞,横逆而犯胃,致胃气不和,通降失司,则出现胃脘胀痛,痛连两胁,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,泛酸,嗳气、矢气则舒等症状;肝气郁结日久,气郁化火,可见胃脘灼热、吞酸嘈杂;郁热伤阴,胃失濡养则会出现胃痛隐隐、饥不欲食、干呕呃逆、口干咽燥、大便干结等症状;若肝气横逆而犯脾,而致脾失健运,则会出现腹痛肠鸣、纳呆便溏等肝郁脾虚等症状。

  陈宝贵认为,导致肝郁的病因很多,有因气致郁、因血致郁、因湿热致郁、因火致郁之别,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,依其证候不同,虽有木盛乘土、木不疏土、土壅木郁、土虚木贼之别,在遣方用药时,应明确辨别孰轻孰重,当以开郁为先,疏肝理气之法亦应贯穿始终,肝脾胃三脏共调不分,本方四逆散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临床辨证准确,故疗效显著。

    打印本页    关闭窗口  
上一篇:胃病难复 治当疏肝利胆安中通便
下一篇:胃病中医治法三步走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民间偏方网
站长联系:vipyouxiang@126.com
注: 本站内容全部取材于网络信息或网友上传,如有雷同或版权问题,请通知本站,本站将立即处理删除。